前端开发入门到精通的在线学习网站

网站首页 > 资源文章 正文

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100份文件

qiguaw 2025-01-16 20:36:31 资源文章 26 ℃ 0 评论

左撇子的达·芬奇经常使用“反字手写体”撰写手稿以掩人耳目

《列奥纳多·达·芬奇手稿集》

1489—1519 年

在他晚年大部分时间里,这位文艺复兴的指标人物保持着每天记下兴趣和想法的习惯。大量用心的绘图和笔记表明,他遥遥领先于身处的时代。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他暗自写下许多独门秘法——即所谓的“达·芬奇密码”。

列奥纳多·迪·瑟皮耶罗·达·芬奇(1452—1519),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子中的巨子,学识渊博,创造力无穷无尽,拥有“无法抑制的好奇心”和“爆棚的原创想象力”。他的天才思维所迸发的洞见,涵盖胚胎、直升机、潜水艇、植物的内部构造,以及其他无穷无尽的自然现象。

不过,达·芬奇并不想让他的想法公之于世。他需要小心翼翼,以避免触怒那个时代的暴政和霸权。他知道,如果他的任何一次举动被当权者视为威胁,都将使他付出沉重代价。因此,他决定至少将他的一部分记录予以掩藏。

达·芬奇创作了大量的笔记和草图,记录他在艺术和自然哲学上孜孜不倦的探索。同时,他经常使用一种自己设计的特殊“反字手写体”撰写手稿,以掩人耳目——将窃贼、宗教裁判官和其他敌人排斥于外。他这种特别的“镜像书写法”也许得益于他的左撇子习惯,却令觊觎手稿的不速之客抓狂。这位大师会在活页纸上以快速的线条素描勾勒出他的想法,有时他也会使用腰间携带的小纸垫。随后,他会将丰富的笔记按照主题归类排序,整理在他的笔记本里。

达·芬奇去世后,他毕生的学生和伙伴——弗朗西斯科·梅尔兹继承了50 部总共13000 页的笔记,并带着这些笔记本去了米兰。梅尔兹去世时,许多笔记最终被出售,也有一些遗失。随后,许多笔记被装订起来,并开始以“达·芬奇手稿集”(每部手稿都由许多独立的书页汇编而成)闻名于世。达·芬奇的手稿后来成为一些世界顶尖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卢浮宫、大英图书馆、米兰安布罗修图书馆都有收藏。安布罗修图书馆拥有的收藏最多:包括1119 页的《大西洋古抄本》。这部无所不包的手稿由达·芬奇于1478—1519 年间汇编而成。唯一一部科学主题的手稿集——《哈默手稿》现在则由私人所有。1994 年,比尔·盖茨以3080 万美元的价格将其买下。这部手稿集写在72 张活页亚麻布纸上,于1506—1510 年间完成,主要探讨水文学。

达·芬奇神奇的大脑创作了世界上最珍贵的艺术杰作,而这些手稿为了解它提供了线索。除此之外,这些手稿也是留存至今的最佳文献记录,展示了达·芬奇那博学多能、横跨百科的才华。

哥伦布带回印第安人作为囚徒以展示他们是多么奇怪的人种

《哥伦布书信》 1493 年

在发现新大陆的航海探险归途中,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写了一封书信描述他的发现。这封书信造成的影响遍布全欧,直到19 世纪,它都被视为哥伦布唯一留存的以第一人称记载1492—1493 年那段历史性事件的文字。

在启程返航西班牙、结束1492—1493 年的处女航行之前,热那亚探险者克里斯托巴尔·科伦(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在他的快帆船“拉尼娜”号上撰写了一份报告,日期为1493 年2 月15 日。在这份报告里,他描述了寻找通往亚洲新航路行程中的发现。

哥伦布写道,他已一路向西跨越了太平洋,在出海第33 天到达了第一个岛屿,此后的岛屿也接踵而至。彼时彼刻,他认为自己正身处东印度。因此,他把遇到的土著居民称为“印度人”。事实上,他是在描述今天的加勒比海群岛:巴哈马的圣萨尔瓦多岛、古巴岛、海地和多米尼加;他所听到的谣传中的大陆也并非“契丹”(中国),而是美洲大陆。就在哥伦布返回西班牙后不久,巴塞罗那出现了这封书信的一份印刷版。一个月后,一份几乎完全一样的拉丁语译本在罗马出现,并为教会广为散播。这份文件宣称:“我发现了许多广土众民的岛屿。为了我们无上幸运的君王,我通过公开宣示,将其全数占领。我在那里推行了吾王的统治,没有任何人做出抵抗。”他的书信也包括了对土著居民的脆弱性的观察——他们易于被征服。他说:“他们几乎没有武器,也对武器一无所知,不适应军事行为。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有任何身体畸形,相反,他们是好的受造之物。但他们胆小,并充满了恐惧。”

这位探险家带回了一些印第安人作为囚徒(25 人中只有8 人活了下来),以展示他们是多么奇怪的人种。哥伦布将新大陆描述为天堂,这里有珍禽异兽、海量水果、黄金和香料。他滔滔不绝地说这块富饶领土属于西班牙,因为占有、征服、奴役这些土著居民,并让他们改信基督教都轻而易举。他的原始记录是如此激动人心,以至于西班牙王室迅速为他准备了第二次航行。这次航行于1493 年9 月24 日起锚,船队要庞大得多。之后,他还有过两次航行。哥伦布书信的原始手稿并没有流传于世,历史学家们只能仰赖1493 年的多种印刷版本,以重建这次伟大发现的历史。

尽管原始版本不久便散佚了,这部日记仍有四个不同的手稿版本留存下来

《麦哲伦航行日记》

1522—1525 年

费尔南多·麦哲伦有一位带有学者气息的航行助手,这位助手记载了他们这次史诗般的环球航行。这次航行不仅改变了世界历史进程,还让麦哲伦付出了生命代价。扬帆起航时麦哲伦船队上的237 名船员,只有18 人在这三年风波茫茫的环球航行后存活下来。

费尔南多·麦哲伦(1480—1521)是一位为西班牙服务的葡萄牙海员。在查理一世的命令下,他开始了一场远征印度的环球航行。1519 年8 月,共有237 名海员、5 艘船的麦哲伦船队从塞维利亚扬帆起航。尽管大多数船员都是西班牙人,但也混杂了葡萄牙人、意大利人、希腊人、法国人,他们分属于不同圈子。这些船员之中,麦哲伦与他的内弟,他的仆人,和一位将成为麦哲伦助手的威尼斯学者安东尼奥·皮加费塔(1491—1534)同行。皮加费塔后来还成为船员们和土著居民们第一次沟通的联络人,他也是此次航海探险的官方书记官。

皮加费塔撰写了一部细致入微的航海日记,巨细靡遗地记录了这次1519—1522 年间环球航行中的发现和艰辛。尽管领导完成第一次成功环球航行的丰功伟绩大都归于麦哲伦名下,但他却于长途航行的中途——菲律宾,在与土著人的一场战争中被杀死。皮加费塔用饱含深情的笔墨描述了这起令他伤痛欲绝的事件。他写道:“他们杀死了我们的明镜,我们的光芒,我们的抚慰者,我们真正的导师。”麦哲伦死后,胡安·塞巴斯蒂安·埃尔卡诺在剩下的航程里接过了指挥权,他尽全力履行了职责。在经历了噩梦般的恐惧、饥饿、疾病、风暴、战争、叛变、凶杀洗礼之后,最终只有7% 的船员活着完成了这次航行。近乎虚脱的埃尔卡诺和包括皮加费塔在内的核心船员们在出海将近整整三年后,带着剩下的唯一一艘船回到了塞维利亚。

许多历史学家把麦哲伦此行看作是史上最伟大的航海探险。这是第一次由欧洲出发、向西到达亚洲的航行——它实现了哥伦布于1492 年未能完成的壮举。它也是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艰难困苦的全部旅程达到了惊人的69440 千米——这是史上最伟大的航海业绩。

尽管原始版本不久便散佚了,皮加费塔这部整理完成于1522—1525 年间的伟大日记仍有四个不同的手稿版本留存下来。最佳的版本是一个法语版本,包括了被编号的章节和大量绘制精美的地图,目前由耶鲁大学贝尼克珍本与手稿图书馆收藏。不寻常的是,《麦哲伦航行日记》直到18 世纪末才有完整版本问世。皮加费塔直抒胸臆,用可读性极强的笔触描写了在环球航行途中所遇到的世界各地风土人情。而皮加费塔写成这部日记后的个人境况,却甚少人知。

作者: [美] 斯科特·克里斯蒂安松

译者:王兢

定价:88元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Tags: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

欢迎 发表评论: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