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开发入门到精通的在线学习网站

网站首页 > 资源文章 正文

Flash,就要和你说再见!

qiguaw 2025-02-07 18:49:08 资源文章 26 ℃ 0 评论

Bye,

Flash

上周五,Facebook前端工程师Daniel Baulig的一条博文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

其中他写道:“我们仍将继续与Adobe合作带来更加安全可靠的Flash平台游戏体验,但会在所有浏览器上默认改变视频内容”。

Bauig说:“我们决定一开始只向小部分浏览器用户推出HTML5版本,不过随着改进和修复,今后还会不断向更多版本的浏览器和操作系统进行推送。”

这就意味着,Facebook将在所有浏览器默认使用HTML5技术播放网络视频,Flash时代即将告终

Facebook公司表示,这一技术变化,不仅让团队更好的进行开发创新,也将会让Facebook社交网络网页版的用户体验全面提升。

忆往昔

Flash的峥嵘岁月

Flash是一种交互式矢量图和 Web 动画标准,诞生于1996年,并于2005年被Adobe公司收购。

2000年前后,互联网已经开始普及,受限由当时的网络带宽,网速还是可怜的64K,128K,512K和1024K,GIF不仅容量大,而且要费一番周折安装播放软件。在此条件下,只有小小的几百KB至几MB,支持流式播放,可以边下载边播放的Flash迅速崛起。

因为Flash是矢量动画,放大不失真,清晰的动画质量给用户带来不同以往的观看体验。与此同时,体积小效果炫的Flash几乎满足了网络广告的所有要求。一时间,各家各户的电脑上都安装了Flash,大大小小的网站都挂上了各式各样的Flash广告栏,这也标志着Flash的正式兴起。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宽带速率的提高,Adobe公司顺应潮流,在Flash加入了视频播放功能,从Flash MX(Flash Player 6)开始,Macromedia 给Flash加入了支持播放视频的能力,可在SWF格式的文件中嵌入视频数据,依然支持流式播放。

而后Flash MX 2004(Flash Player 7)开始把视频单独作为一种文件格式提出来,推出了后来大名鼎鼎的FLV格式。

FLV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观看视频的方式,YouTube、优酷、土豆等大大小小的视频网站就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视频流媒体行业蓬勃发展起来。

滑铁卢,

遭遇移动互联的严冬

2007年苹果发布第一代iPhone,但它并不支持Flash,因为Flash过于臃肿,需要大量计算资源来运行,这会严重影响移动设备的电池续航时间。

早在生前,“苹果教父”史蒂夫·乔布斯就曾说过:“Adobe是时候该停止提供Flash软件了

乔布斯曾在苹果公司发布iPad平板电脑时发表题为《Flash之我见》(Thoughts on Flash)的公开信,解释了iOS操作系统为何不支持Flash,而是致力于推进HTML5的发展。

他在信中写道:“我们还有第一手证据表明,Flash是会导致Mac电脑死机的最大原因。我们一直都在与Adobe合作来解决这些问题,但他们在过去几年中一直都很固执。”

在苹果的表态之后,视频行业开始迎来转向,Youtube等视频网站开始采用基于开放标准的免费软件,这种技术既适合PC端也适合移动端。

无独有偶,Facebook首席安全官亚历克斯·斯塔莫斯(Alex Stamos)也在自媒体平台上表达了对乔布斯观点的认同。

去年起,谷歌Chrome禁止网页中的Flash广告自动播放,直接让广告主将已经制作好的Flash广告转换为HTML5格式。

就连Adobe自身也认为,Flash凋谢大局已定。去年12月初,Adobe公司宣布将矢量动画制作工具“Flash Professional CC”更名为“Animate Professional CC”,间接放弃了Flash。

新赢家,

HTML5后来者居上

HTML5即HTML语言的第五次修改,首次提出为2004年。

HTML5草案的前身名为 Web Applications 1.0,于2004年被WHATWG(网页超文本应用技术工作小组)提出,于2007年被W3C(万维网联盟)接纳,并成立了新的 HTML 工作团队。

2008年1月22日,HTML 5 的第一份正式草案公布,大部分现代浏览器已经具备了某些 HTML5 支持。

2012年12月17日,W3C正式宣布凝结了大量网络工作者心血的HTML5规范已经正式定稿。W3C的发言稿称:“HTML5是开放的Web网络平台的奠基石。

2013年5月6日, HTML 5.1正式草案公布。该规范定义了第五次重大版本,第一次要修订万维网的核心语言: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在这个版本中,新功能不断推出,以帮助Web应用程序的作者,努力提高新元素互操作性。

2014年10月29日,万维网联盟正式宣布,经过几乎8年的艰辛努力,HTML5标准规范终于最终制定完成了,并已公开发布。

强大的跨平台能力;实时的更新能力;更加语义化、标准化......在移动平台上,HTML5的优势愈发明显,移动终端对HTML5的支持力度也与日俱增。

比如,iOS支持几乎所有的HTML5 API和CSS3属性,大多数移动浏览器都是HTML5支持良好的webkit内核。相比之下,Flash则在iOS平台上直接出局。

反观日渐式微的Flash,Adobe早前宣布停止了移动平台上Flash Player的继续开发,这都为 HTML5 在网页上的称霸建立了基础。不难预测,HTML5将会挤占Flash大部分的市场,成为最终赢家。

不留恋,

各领风骚数十年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新旧交替是文明进步亘古不变的定律法则,对于日新月异更迭换代的互联网技术领域,更是如此。

从DOS系统到Windows系统,从黑白屏手机到彩屏手机,从功能机到智能机,新技术带来的浪潮往往能带来行业的迅速颠覆。

这必然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竞争定律,“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最终结局。但不论是谁最终从弥漫的硝烟中站起,都将推动社会技术的创新,人类文明的进步。

对此,我们不必过多感叹市场的残酷与无情。

毕竟,用户选择才是检验产品的唯一标准。

本文由“人民日报媒体技术”综合整理出品。

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人民日报媒体技术”官方微信公号。

Tags: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

欢迎 发表评论: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