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开发入门到精通的在线学习网站

网站首页 > 资源文章 正文

青城山下精品IT学院,实为程序员的“创造101”

qiguaw 2025-02-28 17:07:54 资源文章 28 ℃ 0 评论

一提到成都东软学院的时候,不禁又想起之前介绍过的两所东软学院,奔放的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以及小而美的广东东软学院。虽说都是IT教育,但每一所东软学院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值得分别来介绍一番。也许这正是东软学院成功的原因,他们总是善于将IT和人文结合起来,一次次的以不同的形态出现在公众面前。

从“画风”上来看,成都东软学院的内、外空间设计都透着“四川民居”错落有致、小中见大的风格。在传统元素的帮助下,标志性的钟塔让人一眼就能认出这是一所东软学院。细看,建筑中石材、植物、景观之间的搭配,无不体现出学校的“精品”办学特色。

成都东软学院:

相比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而言,成都东软的办学规模与广东东软相近。总占地面积600亩,有在校生1万余人。共设8个教学机构,涵盖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文学四个学科门类,共设20个本科专业。

环境是创意的源泉

东软学院就坐落在著名风景区,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五大仙山之一的青城山南侧。这里林木四季常青,远瞰诸峰环峙、曲径幽洁,自古以来就是修身养性的绝佳之地,古代的道士们就是在这里开展医学、化学等“科学”的研究,影响了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而到现在,成都东软的学生们也可以在同样的环境下,潜心修学,从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汲取灵感。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汶川地震了。在地震中,由于学院距离震中只有10多公里,受到的损失很大。在灾难面前,学生们并没有停止学习,而是辗转到大连东软异地复课。这一段经历深深的影响了学生们,也给学生们带来了创作的动机。数字艺术系工业设计专业师生的作品“应急轮椅”正是在这一环境下诞生的。该作品也取得了2018年德国红点设计大奖。

以人为本是IT教育的未来

最直观的看,学校(所有东软学院)的官网设计,无论从可用性和易用性来说都非常贴近当前用户的使用习惯。毕竟在信息时代,官网和社交账号代表着学校的形象,直接影响招生效果,也是学校IT教育实力的最直接体现。对于其他民办院校来说,如果在这一方面无法做到最基本的信息准确、设计美观、更新及时的话,意味着在当下的信息化和影响力竞争中已经处于劣势。

IT工作大多是设计与创造型的工作,与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并相互影响。从业人员的意识形态和心里健康程度决定了产业发展的形态和可持续性。不健康的心理活动,往往是长时间高强度工作下日积月累的结果,与学生在青年学习阶段的身心发展密切相关。成都东软学院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并大力开展心理测试普查、讲座活动,增加学生的抗压能力,培养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在2017年,类似的活动共开展了37场,惠及当年新生2800余人。

强健的体魄也是未来行业对IT工作者的要求之一,在高强度的竞争之中、在项目进度和资本的双重压力下,保持出色身体状态决定IT从业人员职业生涯的长度和高度。为此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在2018年,学校举行了2018“全国大学生校园迷你马拉松——成都东软学院站”赛事,希望通过这一活动鼓励学生们参与跑步运动,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在该活动之后,学院又作为支持单位,全程参与了2018成都摇滚马拉松赛。让学生感受到跑步运动的快乐。

打造“TOPCARES”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从2000年起,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经过四年的探索研究,创立了 CDIO 工程教育理念,并成立了以 CDIO命名的国际合作组织。在这一基础上,学校构建了综合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养的八大能力体系(T:技术知识与推理、O:开放式思维与创新、P:个人职业能力、C:沟通表达与团队工作、A:态度与习惯、R:责任感、E:价值观、S:应用创造社会价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TOPCARES-CDIO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在这一系统下,学院实施“1321”学期设置:1个学年3个学期,其中2个理论学期,1个实践学期。理论学期每门课程以项目为教学载体,实施基于项目、案例的学习,强调“精讲多练”的理论教学;实践学期以项目为载体,实施基于工程实践的项目实训,强调“面向行业应用的进阶式实践”教学。同时注重对学生外语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的培养,每年聘请多名外籍专家和教师,从事英语、日语和IT专业课程的设计、开发与教学。

国际合作带动就业质量

学院和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国际大学、英国斯旺西大学、爱尔兰莱特肯尼理工学院、日本神户国际大学、波兰华沙理工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等50余所海外高校建立联系,并与爱尔兰莱特肯尼理工学院共建了创新创业中心,与美国休斯顿技术中心签订了创新创业合作协议。开展了留学生学历教育、海外实训项目、跨文化项目、交换生项目多个,每年来校长短期留学生30余人,出国留学和短期交流学生60余人。

为了给学生海外升学创造条件,学校的国际交流部为在校生和毕业生提供多种外语培训和APTIS、IELTS考试培训,并为毕业生提供可靠的留学平台和海外就业资讯服务。另一方面学院还邀请爱尔兰莱特肯尼理工学院、新加坡TMC大学的教授来院授课,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学院学生的平均就业率达到了95.36%,其中软件工程、影视制作(方向)、动画、计算机科学技术四个专业的就业率达到了100%。学生的就业地域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占73%,四川省内就业占到了92%以上。东、北部地区则以北京、上海、浙江为主要就业地域,占到了总毕业生的21%,原因主要是当地生源回原籍就业。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ags: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

欢迎 发表评论: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