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开发入门到精通的在线学习网站

网站首页 > 资源文章 正文

经典的51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原理图:国产STC系列(51内核)

qiguaw 2024-10-02 19:38:06 资源文章 18 ℃ 0 评论

什么是51单片机?1980年,Intel推出了首款单片机8051,之后又陆续推出了与8051指令完全相同的8031、8032、8052等系列的单片机,初步形成了MCS-51系列。 1984年,Intel出售了51核,此后,世界上出现了上千种51单片机,如爱特梅尔、飞利浦,华邦,还有国内的宏晶(STC micro)等。51单片机泛指所有兼容 8051指令的单片机。

51单片机过时没?还远远没有,51单片机在已经诞生将近40年后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国内国外都还在大量生产以51为内核的单片机,这其中就有国内的宏晶(STC)。这类单片机不仅价格十分便宜,而且性能不差,常规的应用场合都没问题,据说某军事大国把STC单片机都用到了无人机上。

言归正卷,本文给大家呈献的是STC单片机的最小系统原理图:

该单片机在VCC引脚上给它5V电,这就够了,不需要其它附加电路。

该单片机的程序下载是通过P3.0和P3.1两个引脚实现的,利用的是这两个引脚的串口功能。因此这两个引脚在实际应用时一般用作串口功能,不做其它用途。当然,如果引脚数量比较紧张,必须启用这两个引脚,也不是不可以,但尽量用作输入口。

图中框框部分是程序下载器电路,可以直接设计到产品电路板上,以后就可以直接用USB口下载软件;也可以将其省略,只是在下载软件时必须通过一个下载器进行。实际上下载器内部电路就是这个图框里面的电路。如果你把这个框框里面的电路做成电路板,就可以自己做一个程序下载器。

有个问题,单片机的工作时钟从哪里来?之前8051那时候的单片机一般都需要外部晶振电路提供工作时钟,然而现在单片机一般在芯片内部都集成了RC振荡电路,通过软件可以启用单片机内部的RC振荡器脉冲作为单片机的内部工作时钟,这样不仅电路简单,而且还节省了产品的成本。不过在一些精度要求比较高的应用场合,例如对外异步串口通讯、电子钟等,对时钟精度要求比较高,这时候就必须用外部晶振电路了。

结束语:单片机起源于51,世界上最经典的单片机非51莫属,至今我还有很多项目都是用51单片机做的,除了成本考虑之外,现在很多芯片厂家已经在51内核基础上扩展了很多非常实用的外设(例如LIN和CAN通讯模块,增强型PWM模块,电机控制和驱动模块等等),这用起来其实很方便

本人后面会继续为大家奉献更多的单片机相关的干货,留言加关注是对我最大的的支持和爱护!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

欢迎 发表评论: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