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开发入门到精通的在线学习网站

网站首页 > 资源文章 正文

软考系统分析师知识点十七:系统运行与维护

qiguaw 2024-12-19 15:49:14 资源文章 15 ℃ 0 评论

前言

今年报考了11月份的软考高级:系统分析师。

考试时间为:11月9日。

倒计时:20天。

目标:优先应试,其次学习,再次实践。

复习计划第一阶段:扫平基础知识点,仅抽取有用信息,可有缺失,但得过眼。

第十五章:系统运行与维护

内容总结

知识点 1:系统运行与维护概述

  • 概念:系统运行与维护是信息系统生命周期中持续时间最长的阶段,占据了60%~80%的工作量,涉及系统交付后的所有活动,包括错误修正、功能扩展、性能提升等。
  • 解释:此阶段的目的在于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同时最大化系统的经济效益。
  • 细节分项
  • 错误修正:处理系统调试和测试阶段未发现的隐藏错误。
  • 功能扩展: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增加新的系统功能。
  • 性能提升:优化系统性能,提高工作效率。

知识点 2:遗留系统的处理策略

  • 概念:遗留系统是指那些难以修改和演化以适应新业务需求的旧信息系统,它们通常采用过时技术,缺乏文档支持,且与现有业务深度集成。
  • 解释:处理遗留系统是系统升级改造的重要部分,正确的处理策略对新系统的成功至关重要。
  • 细节分项
  • 继续维护:对遗留系统进行必要的维护,但不进行根本性改动。
  • 重构:对遗留系统进行部分或全部重新开发,以提高其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 替代:用全新的系统替代遗留系统。
  • 联合使用:结合使用遗留系统和新系统,逐步过渡。

知识点 3:遗留系统的评价方法

  • 概念:评价遗留系统是为了深入理解系统的现状,为制定处理策略提供依据。
  • 解释:评价活动包括业务价值评价、外部环境评价、应用软件评价,并分析评价结果,以确定最合适的处理策略。
  • 细节分项
  • 业务价值评价:评估系统对企业业务的重要性。
  • 外部环境评价:评估系统的技术环境,包括硬件、支撑软件和IT基础设施。
  • 应用软件评价:评估应用软件的技术水平和业务适应性。
  • 分析评价结果:综合各项评价结果,确定系统的技术水平和业务价值。

知识点 4:遗留系统的演化策略

  • 概念:根据遗留系统的评价结果,采取不同的策略进行演化,以适应新的业务需求。
  • 解释:演化策略包括淘汰、继承、改造和集成,每种策略都旨在平衡成本、风险和业务需求。
  • 细节分项
  • 淘汰策略:适用于技术含量低且业务价值低的系统,进行全面重新开发。
  • 继承策略:适用于技术含量低但业务价值高的系统,新系统需兼容遗留系统。
  • 改造策略:适用于技术含量高且业务价值高的系统,增强功能和数据模型。
  • 集成策略:适用于技术含量高但业务价值低的系统,通过集成提高数据共享。

知识点 5:系统转换与交接

  • 概念:系统转换是指新系统开发完毕后,取代现有系统的过程,包括数据、人员和设备的转换。
  • 解释:系统转换的目的是确保新系统能够平滑地接替现有系统,最小化对业务的影响。
  • 细节分项
  • 数据准备: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迁移做准备。
  • 文档准备:更新系统文档,确保新系统的操作和维护有据可依。
  • 人员培训:对用户和维护人员进行新系统的操作培训。
  • 设备安装:安装新系统所需的硬件和软件环境。
  • 系统试运行:在正式转换前进行试验运行,验证新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知识点 6:数据转换和迁移

  • 概念:数据转换和迁移是将现有系统中的数据转移到新系统的过程,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 解释:数据迁移是系统转换中的关键步骤,直接影响新系统能否顺利启用。
  • 细节分项
  • 数据迁移方法:包括使用工具迁移、手工录入和新系统生成。
  • 数据迁移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数据源说明、数据字典建立、数据结构差异分析等。
  • 数据转换与迁移:涉及数据抽取、转换、清洗和装载。
  • 数据迁移后的校验:通过质量分析和新旧系统数据对比检查,确保数据迁移的质量。

知识点 7:系统的扩展和集成

  • 概念:系统扩展是指在现有系统中添加新功能,系统集成是指将多个系统的数据和功能整合,实现数据共享。
  • 解释:系统的扩展和集成是系统维护中常见的活动,旨在提高系统的功能性和效率。
  • 细节分项
  • 系统扩展:包括动态可扩展性和静态可扩展性,以及延伸型和新建型扩展。
  • 系统集成:关注业务关联点分析和接口测试,需要高层协调和全局观念。
  • 扩展与集成的比较:扩展重点在设计阶段,集成重点在分析阶段,两者都需要全面的回归测试。

知识点 8:系统运行管理

  • 概念:系统运行管理是对信息系统运行进行控制、记录和必要的修改,以确保系统符合管理和决策需求。
  • 解释:系统运行管理包括日常运行管理、系统运行情况记录、检查与评价等,是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
  • 细节分项
  • 系统成本管理:包括预算、IT服务计费和偏差分析,旨在优化系统总拥有成本(TOC)。
  • 系统用户管理:涉及用户账号管理、权限管理、企业外部用户管理和用户安全审计,确保系统安全。
  • 网络资源管理:包括性能管理、故障管理、配置管理、计费管理和安全管理,确保网络资源高效运行。
  • 软件资源管理:涉及软件构件管理、软件分发管理和文档管理,优化软件资源的利用。

知识点 9:系统故障管理

  • 概念:系统故障管理是确保信息系统连续运行,减少故障对业务运营影响的管理活动。
  • 解释:系统故障管理的目标是快速恢复系统运行,确保服务质量和可用性。
  • 细节分项
  • 故障监视:包括设置待监视项目、监视内容和方法,及时发现系统故障。
  • 故障调查:收集故障信息、确定故障位置、调查故障原因,为恢复处理提供依据。
  • 故障支持和恢复处理:对故障进行初步支持,尽快恢复用户正常工作,采取长期解决方案恢复服务。
  • 故障终止:确认故障是否成功解决,更新故障信息和记录。

知识点 10:软件维护

  • 概念:软件维护是在软件交付使用后,为改正错误或满足新需求而进行的修改活动。
  • 解释:软件维护是系统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包括软件可维护性的概念和度量。
  • 细节分项
  • 软件可维护性:包括易分析性、易改变性、稳定性、易测试性和维护性依从性。
  • 可维护性度量:外部度量可以使用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内部度量可以通过软件复杂性来间接度量。
  • 软件维护分类:改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和预防性维护。
  • 软件维护的影响因素:业务因素、理解的局限性、维护优先级、维护人员积极性和测试困难。
  • 软件维护成本:维护成本的构成和影响因素,以及如何通过软件工程方法和注重可维护性的开发过程来降低维护成本。
  • 软件维护管理:包括维护组织、工作流程、维护记录保存和维护活动评价。

写在最后

以上均为粗看教程的总结,目的不是为了百分之百准确,而是为了过手过脑,有所印象。

但是如有发现谬误,感谢各位随时指出。

– 欢迎点赞、关注、转发、收藏【我码玄黄】,各大平台同名。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

欢迎 发表评论: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