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Internet Explorer)是众多浏览器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一款的浏览器,其历史几乎可以从互联网诞生开始说起。据微软透露,为了支持正在开发的新一代网页浏览器技术,该公司长期以来的IE网页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将会被废弃,该项目代号为斯巴达(Project Spartan)。这标志着IE这一品牌将正式被放弃。
回顾近些年IE被Chrome、Firefox挤兑、被消费者百般嫌弃的悲惨生活,你还记得如今的风烛残年也曾经有过春天么?
与Windows共同崛起
1995年8月, 微软公司正式发布Windows 95,里面包含IE第一代浏览器。有趣的是,微软计划发布的版本号并不是NCSA Mosaic组织发布的版本号1,图里清楚写着是4。第一代InternetExplorer浏览器的桌面图标是写着“The Internet”。IE1的工具栏像今天标准的IE工具栏,当页面装载的时候WINDOWS的旗帜会出现在浏览器的右上角。
IE1是一切的开始,但却不是微软自已的产品。Netscape(网景)在 1994 年十月推出了 Netscape Navigator,很快地, Netscape Navigator 就成了当时浏览器市场的领导者。感受到威胁的微软认为自已没有时间从无到有的变一个浏览器出来,因此找上了 Spyglass,取得 Spyglass 公司的 Mosaic 浏览器的授权,以「Internet Explorer」的名字登场。
最初IE是附在 Windows 95 之后推出的加值包 Microsoft Plus! 里,随后直接和Windows一起出售,只是当时只是一个独立的程序,远没有 Windows 98 的时代整合的那么夸张。因为有这样的典故,所有 IE7 之前的 IE 都会在关于里提到Spyglass 的授权一事。
IE2和 IE1 之间几乎没有时间差-- IE2 在十月 Beta,十一月就正式推出了。主要新增的功能有 SSL、cookies、VRML 和 Newsgroups,支持的操作系统也增加了 Windows 3.1 和 Mac System 7。在这个时候,Netscape Navigator 基本上已经完全控制了市场(市占率 90% 以上),IE2 最高也不过才3~9% 的市占率。
因为这样的市场控制力,Netscape得以推出一些「独家」或非标准的 HTML 标签,让其它浏览器看到的画面一整个怪。这个策略和 IE 自已后来的策略没什么差别,也是浏览器大战(和网络设计师无尽的兼容性恶梦)的伊始...
IE3 在1996 年 8/13 推出,是第一个支持 CSS 的商用浏览器。IE3 可以直接显示 jpg 和 gif 文件(现在大家觉得理所当然的事,以前可是个「特色」呢!),并且支持 midi 档的播放(还好这东西消失了),除此之外,IE3 也为我们带来了 ActiveX 控件、Java Applets、当然还有那个现在大家都已经很熟悉的蓝色小 e。
从IE3 开始微软就利用了 Windows 系统的强势,搭配在 Windows 95 OSR2 里免费发送给 Windows 用户,但事实上无论从功能面还是设计面 IE3 也都和 Navigator 有一拼之力。在 IE3 的期间,IE 的市占率从不足 10% 上升到了约30%,也开始了 IE 和 Navigator 两边 Fanboy 的战争。
但其最初几个版本并不受到广泛的使用,直到3.0版本的发行则开始改写了这个局面。3.0版本于1996年8月13日发布,是首个脱离Spyglass源代码发展的版本 (但仍使用Spyglass的“技术”,所以程序的文件记录仍保留了Spyglass的版权资讯),它亦是首个支持CSS技术的主流浏览器。
它引进了 ActiveX控件、Java Applet、内联网页多媒体以及因特网内容选择平台系统对内容元数据的支持。对比于当时它的主要竞争对手Netscape Navigator,这些改进算是十分具代表性的。3.0版本亦捆绑了Internet Mail and News(为Outlook Express的前身)、NetMeeting及Windows Address Book,它亦缺省在Windows 95 OSR 2中。3.0版本被认为是Internet Explorer首个最受到欢迎的版本。
IE4 应该是大家熟悉的第一款 IE,在 1997 年 9 月推出。从 IE4 开始了 IE 和 Windows 深入整合的「陋习」,让 IE 不仅是个独立的网络浏览器,也是 Windows 的一部份。
在Windows 95 上是安装的时候才会整合进去,至少消费者还可以选择装还是不装,但到了 Windows 98 的时候是和 Windows 一起出货的,想躲都躲不掉。这让许多人指摘微软打压竞争,也让美国以反托辣斯法介入,并控告微软。法院战本身在 2001 年以和解收场,但余波至今都还在荡漾着。
IE4 最有名的功能,就是和桌面整合的 Active Desktop。ActiveDesktop 基本上就是在桌面上开一个个的小 IE窗口,让你可以看各式各样的信息,但是因为实际很花资源,而且常常当掉(那个时代的回忆啊 XD),所以最后好像都是关掉算了。
此外,IE4 也为我们带来了 DHTML、Favicon、和Outlook Express 4(其实是 Internet Mail and News 的第二版,配合 IE4 才取名 Outlook Express 4 的)。在 IE4 期间, IE 的市占率被一路推到 60%,基本上已经奠定了微软在第一次浏览器大战中胜出的基础。
干掉Netcape
1999 年三月发布的 IE5,是微软赢得第一次浏览器大战,并取得浏览器界霸权的关键。最初它是个独立的软件,后来在同年的九月随着 Windows 98 SE 包裹推出,2000 年 7 月 ME 上市时里面包的则是IE5.5。
IE5 大体上是个小升级,除了增加了 XML 支持和 XMLHttpRequest API (那时还没有 AJAX 这个名字呢!)这两个要许多年后都会盛行起来的功能之外,其它都算是小东西,像是两种新的网页存盘方式、自动完成之类的。IE5 在 2000 年初时便已以50% 的市占率超越 IE4 和 Netscape,在 IE6 推出时达到了 80% 的高峰。
终于到这里了。谁能不知道无所不在的 IE6 呢?大家应该都知道 IE6 就是和 Windows XP 同捆的那个 IE,除了在 Windows XP 和Windows 2003 上现身之外,也支持 Windows 98、ME、NT 和 2000。
IE 6 同样的增加的功能不多(也没那么多东西好加了),大体就是加强对 CSS 和其它标准的支持。有安全性问题本身不是什么大事,甚至可以说是难免的,但是 IE 「补洞」的速度过慢,严重地影响了微软的形象。
微软的解释是之所以patch 来的慢,主要原因是因为 IE6 的版本实在太多了,算上所有的语言与操作系统,一共达234个版本之谱,一个个测试过去,自然旷日费时。
此外,从 IE6 到 IE7 之间,微软足足有 5 年没有更新版本(虽然老实讲,Windows 也是这么久没更新),使得 IE6 在后期的标准支持上远远落后于新兴的几个浏览器。这也是 Firefox 得以兴起,发动第二次浏览器战争的重要原因。
标准支持不佳的问题让网页工程师们头痛不已,因为虽然说是个过时至少五年的东西,但仍然有 17% 左右的市占率,使得写网页的人不得不把这群人考虑进去。
但反过来说,许多当初写给IE6 的网页,同样用今日的浏览器开启时会有兼容性问题,让很多使用者也摆脱不了 IE6 的钳制,这也是个无解的习题啊...。IE6 最高时一度有过 90% 的市占率,整个 IE 家族加起来 95%,曾经是说一不二的上网工具,只能说微软是败在自已的懈怠手上。
霸权动摇
当 IE7 在 2006 年 10 月随着Windows Vista 一起上市的时候,IE 的市占率已经受到了相当的侵蚀。随着 Mozilla Firefox 的威胁与日俱增,微软大改了接口,主要是新增了分页页面、多搜寻引擎的搜寻框和新增了内置的 RSS Reader。
当然加强安全性方面也是不遗余力,特别是将 Windows 和 IE7 原本过度紧密的连结切开一点,减少许多潜在的安全性危机。IE7 对许多网络标准的支持还是弱于同时代的其它浏览器,但至少是个正确的方向。目前IE7 的市占率大约是 11% 多,是 IE 家族中最少的一个。
IE8 在 2009 年三月和Windows 7 一起上市。受到 Firefox 和 Chrome 的夹杀,微软在 IE8 上必需要能跟得上其它竞争对手的脚步才能存活。新的功能包括私密浏览模式、网址输入时的网站建议和一票效能与稳定性升级。
在 RSS、CSS 和 AJAX 支持的部份 IE8也有加强,但是在最新的标准的支持上,IE8 还是落后的。IE8的市占率有近 27%,依然稍胜 Firefox(约 24%)一筹,当然在这点上 Windows 7 的大卖功不可没。
再之后,当然就是2011年3月15日正式发布的 IE9 。IE9 将全力支持所有最新的规范,例如 CSS3、SVG 和 HTML5,新推出的Javascript 引擎 Chakra 也能让它加速不少。
IE9 的主要新特性包括:更完善的标准支持,支持地理位置分享,更强大的隐私保护功能,改进下载管理器,支持AMD的APU技术,界面优化,搜索功能兼容性更好,更完善的网站和显卡兼容性,信息栏改名为通知栏,更完善的开发人员工具,可调整的节能选项等等。
IE 10首个平台预览版发布在2011年4月,现在在Win8消费者已经是第五个平台预览版,将是Windows8中的默认浏览器,同时具备Metro版和桌面版。
该说再见
微软的首席营销官Chris Capossela在2015年Convergence大会上谈及了“终结IE”这一消息。
Capossela所主持的会议核心目标是为了探讨微软如何利用现代化的市场技术更好地为其商业目标服务。因此在会谈中他并未正式地介绍“新的IE浏览器”,只是在概括微软的命名方式的未来方向时,指导性地提及了新的浏览器。据Capossela介绍,微软考虑在Windows 10版本中引入斯巴达项目作为IE浏览器的后续应用。我们现在所熟知的IE浏览器还将会以某种方式继续存在(尽管Capossela或微软对此态度尚不明确),不过对于典型的终端用户来说,斯巴达项目将会成为首选的用于浏览网页的微软应用。
如果想要评论本篇文章,想看下其他读者都有什么话想说,欢迎点击“阅读原文”参与讨论。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